具体怎么补气呢?关注收藏,以免找不到
补气有补元气、补脾气、补肺气、补心气、补肾气之分。 1、补元气:党参、人参、黄芪、山药、白术。 发高烧、做手术、生孩子、长期用抗生素等,这种情况的患者都是元气大伤,这个时候可以服用大补元气的人参,可以吃人参的含片,可以泡人参茶喝,都能使身体早日复原,但用人参的时候,宜多喝水,这样会吸收好,不易上火。 组方推荐:保元汤。原方出自明嘉靖的《景岳全书》,由黄芪、人参、甘草、肉桂组成。主要体现在补脾气、补肺气、补肾气三个方面,字面上理解,就是保住真阳。由于人参太补,常用党参代替。保元汤:党参3克、黄芪9克、甘草3克、肉桂1.5-2克。除了保元汤,平时我们也可以多吃点山药补气。山药是补气作用最齐全的食物,味甘,性温,入肺、脾、肾三经,肺气,脾气,肾气它都能补。山药的药性平和,作用缓和,本身就是一个药食两用的好东西,所以常吃山药对身体是很有益处的。 2、补心气:西洋参、红参。加班,劳累,刚开始会觉得心跳加快,严重了就会心慌、气短,这是心脏病前期心气虚的表现,出现了这种情况西洋参和红参就是首选,提前服用点补心气的参类,能避免过早地步入心脏病一族。 3、补脾气:白术、山药、白扁豆。脾气虚以脘腹虚胀,神疲倦怠,食欲不振,大便溏泻为主症。补脾气的中药有白术和山药,用这些药对脾气有一个提升的作用,如果舌苔厚,也可以着重加一些白扁豆,这样既补脾气又能祛湿。 4、补肾气:枸杞子、菟丝子、五味子、韭菜子。肾气不足主要表现在:有腰酸、乏力、精神不佳、容易腹泻、容易腰膝酸痛等,尤其在老人群体中,由于肾气不足,容易患得感冒,并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。爱吃味道浓的东西;老年人小便时头部打激灵;17~19点发低烧;坐着时总是不自觉地抖腿;春天手脚冰凉;盗汗等。 5、补肺气:甘草。肺气虚主要表现在说话没力气、盗汗、失眠、心慌气短,妇科病月经提前、量多量少、产后乳房肿块等。咳嗽气喘是现在最常见的病症,毫无疑问这样会伤肺气,导致肺气虚,患了咳嗽气喘的人对甘草片都不陌生,甘草在止咳的同时,最主要的一项作用就是补肺气。(以上仅供参考,具体病情请找医生对症下药 ) 养肾气也是养勇敢的自己。如果肾气不足是很难表达自己观点的,特别是对你宣泄情绪的人,比如强势的领导。自己很委屈,也很自责,表达不出来,或者表达出来也会被压制。肾气不足,则脏腑会失去滋养自然会表现得胆小、容易害怕。两方面下手,养身体,改心态。